因素分析法
1.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據(jù)分析指標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從數(shù)量上確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對某一經(jīng)濟指標的影響,又可以單獨分析某個因素對經(jīng)濟指標的影響,在財務分析中應用頗為廣泛。
2.因素分析法的方法
設某一分析指標M是由相互聯(lián)系的A、B、C三個因素相乘得到,報告期(實際)指標和基期(計劃)指標為:
報告期(實際)指標M1=A1 * B1 * C1
基期(計劃)指標 M0=A0 * B0 * C0
在測定各因素變動指標對指標R影響程度時可按順序進行:
基期(計劃)指標M0=A0 * B0 * C0……(1)
第一次替代 A1 * B0 * C0……(2)
第二次替代 A1 * B1 * C0……(3)
第三次替代 A1 * B1 * C1……(4)
分析如下:
(2)-(1)→A變動對M的影響。
(3)-(2)→B變動對M的影響。
(4)-(3)→C變動對M的影響。
把各因素變動綜合起來,總影響:△M = M1 - M0
它是連環(huán)替代法的一種簡化形式,是利用各個因素的比較值與基準值之間的差額,來計算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
例如,某一個財務指標及有關因素的關系由如下式子構成:實際指標:Po=Ao×Bo×Co;標準指標:Ps=As×Bs×Cs;實際與標準的總差異為Po-Ps,Po-Ps 這一總差異同時受到A、B、C三個因素的影響,它們各自的影響程度可分別由以下式子計算求得:
A因素變動的影響:(Ao-As)×Bs×Cs;
B因素變動的影響;Ao×(Bo-Bs)×Cs;
C因素變動的影響:Ao×Bo×(Co-Cs)。
最后,可以將以上三大因素各自的影響數(shù)相加就應該等于總差異Po-Ps。
分別用分析值替代標準值,測定各因素對財務指標的影響,例如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
3.運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
1、確定需要分析的指標;
2、確定影響該指標的各因素及與該指標的關系;
3、計算確定各個因素影響的程度數(shù)額。
4.采用因素分析法時注意的問題
1、注意因素分解的關聯(lián)性;
2、因素替代的順序性;
3、順序替代的連環(huán)性,即計算每一個因素變動時,都是在前一次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并采用連環(huán)比較的方法確定因素變化影響結果;
4、計算結果的假定性,連環(huán)替代法計算的各因素變動的影響數(shù),會因替代計算的順序不同而有差別,即其計算結果只是在某種假定前提下的結果,為此,財務分析人員在具體運用此方法時,應注意力求使這種假定是合乎邏輯的假定,是具有實際經(jīng)濟意義的假定,這樣,計算結果的假定性,就不會妨礙分析的有效性。
5.如何正確運用因素分析法[1]
因素分析法是財務分析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分析方法。運用因素分析法,準確計算各個影響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有利于企業(yè)進行事前計劃、事中控制和事后監(jiān)督,促進企業(yè)進行目標管理,提高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水平。因素分析法的使用需要注意幾個問題,即因素分解的相關性、分析前提的假定性、因素替代的順序性、順序替代的連環(huán)性。這幾個問題在實際應用中處理比較混亂,有必要對此進行深入探討,以便正確運用。
- 一、因素分解的相關性
財務指標分解的各個因素一要經(jīng)濟意義明確,二要與分析指標之間具有相關性,必須能夠說明分析指標產生差異的內在原因,即它們之間從理論上說必須有緊密邏輯聯(lián)系的實質,而不僅僅是具有數(shù)量關系的等式形式。因為有時候財務指標所分解的因素經(jīng)濟意義是明確的,但是與分析指標之間只有數(shù)量關系的等式形式而沒有緊密邏輯聯(lián)系的實質,那樣分解指標進行因素分析毫無意義。例如總資產收入率這個指標可以分解為:總資產收入率=總資產產值率×產品銷售率,總資產產值率反映企業(yè)每元資產所創(chuàng)造的產值是多少,產品銷售率反映企業(yè)生產的產品有多大比例銷售出去,即產銷比例。
這兩個指標的增加對于企業(yè)整個生產經(jīng)營來說是有利的,反之是不利的。它們不僅經(jīng)濟意義明確,而且與總資產收入率之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即它們的增加和減少必然引起總資產收入率的增加和減少。假定我們將總資產收入率這樣分解:總資產收入率=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固定資產收入率。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與總資產收入率之間并沒有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且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的大小對企業(yè)是有利還是不利對于不同類型的企業(yè)來說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這樣分解指標是不正確的,即使進行因素分析也毫無意義。因此分解財務指標不能簡單進行數(shù)量等式的分解,而要根據(jù)影響因素與指標之間存在的相關性這一前提條件進行分解。
- 二、分析前提的假定性
分析某一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時必須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只有這樣才能準確計算單一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程度。
分析某一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而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必須要求各因素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即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作用是直接且相互獨立的,具體說就是某一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不會導致其他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或者該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中不包含其他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例如在分析產品銷售收入時將其分解為銷量和價格兩個影響因素,銷量和價格對銷售收入的作用是直接且相互獨立的,它們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如果把銷售收入分解為銷量、價格和產品質量(產品等級)三個因素,這時候價格和產品質量之間有顯著的相關性,因為質量好的產品價格高,產品質量通過影響價格而間接影響產品銷售收入。因此在分析價格對產品銷售收入的影響時,就包含分析產品質量對產品銷售收入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首先分析價格(含質量因素)對產品銷售收入的影響,然后再分別分析純價格因素(不含質量因素)和產品質量對產品銷售收入的影響。
為保證各因素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指標的分解不是越細越好,指標分解越細各因素之間越可能存在顯著的相關性。所以進行指標分解時首先應將那些能夠直接對財務指標產生影響的因素即直接因素分解開,計算直接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程度。而那些通過直接因素而影響分析指標的影響因素為間接因素,在分析直接因素對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后,在直接因素下再對間接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得出間接因素對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
- 三、因素替代的順序性
在進行因素分析時要嚴格按照科學合理的替代順序對每一個因素進行分析。由于分析前提的假定性,在分析某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時必須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為了保證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之和(相對影響為之乘積)等于分析指標自身的變動程度,對于已經(jīng)替代的因素將其固定在報告期,而還沒有替代的因素將其固定在基期。這樣因素替代順序的不同必然導致分析結果的差異,所以替代順序的確定必須有科學的原則。
傳統(tǒng)的替代順序選擇方法是數(shù)量指標在前、質量指標在后。這種方法在只有兩個因素且一個為數(shù)量指標一個為質量指標的前提下很容易判斷。但對財務指標進行因素分析時經(jīng)常受多個因素的影響,而且各因素都是質量指標,這種方法就不適用了。
確定替代順序時,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根據(jù)分析指標的內涵排列各因素的邏輯順序;②如果是多因素相乘,保證相鄰的兩個指標之乘積具有經(jīng)濟意義;③遵循先外延、后內涵,由表及里的邏輯順序。
首先,根據(jù)分析指標的內涵,若各因素存在顯著的邏輯順序,應該按照邏輯順序來排列。一是因為財務指標(尤其是相對指標)分解后的各個因素往往能反映企業(yè)生產經(jīng)營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情況,而企業(yè)生產經(jīng)營環(huán)節(jié)是具有邏輯順序的,如企業(yè)先有產值,接著實現(xiàn)收入,然后形成利潤,最后收回現(xiàn)金流等。二是因為因素分析中各因素的替代是將該因素由基期替代為報告期,其實質是因素從基期到報告期的變化,所以理當邏輯順序在前的因素先變化、邏輯順序在后的因素后變化。在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中,凈資產收益率可分解為權益乘數(shù)、總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凈利率三個指標。權益乘數(shù)反映的是企業(yè)的籌資環(huán)節(jié),總資產周轉率反映的是企業(yè)的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銷售凈利率反映的是企業(yè)銷售及財務成果形成環(huán)節(jié)。該分析體系具有顯著的前后邏輯順序,因此權益乘數(shù)排列在第一,接著是總資產周轉率,最后是銷售凈利率。同時相鄰兩個因素權益乘數(shù)與總資產周轉率之乘積為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周轉率與銷售凈利率之乘積為總資產凈利潤率,都具有明確的經(jīng)濟意義。
其次,若各因素之間不存在顯著的邏輯順序,就根據(jù)先外延、后內涵,由表及里的原則確定。數(shù)量指標一般反映事物的外延,而質量指標反映事物的內涵。為了單純反映數(shù)量指標的變動影響,在衡量數(shù)量指標的因素影響時人們更關心在現(xiàn)有的質量指標情況下數(shù)量指標變化如何影響分析指標。在衡量質量指標的因素影響時人們更多關心在數(shù)量指標變化后質量指標因素的變動影響。例如人們更關心銷量變化后價格如何影響銷售額,所以分析價格因素影響時把銷量固定在報告期,而分析銷量因素對銷售額的影響時人們更關心在現(xiàn)有價格水平下銷量變化對銷售額的影響。數(shù)量指標替代在前,質量指標替代在后,這也符合先外延、后內涵,由表及里的邏輯順序。
- 四、順序替代的連環(huán)性
進行因素分析時,在排好各因素的替代順序后必須嚴格按照替代順序,將某因素的替代結果與該因素替代前的結果進行對比,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這樣才能保證各因素對分析指標影響程度的可分性,且便于檢驗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因為只有連環(huán)替代并確定各因素影響額,才能保證各因素對財務指標的影響之和(相對影響為之乘積)與分析對象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