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知識
1.什么是策略性知識
策略性知識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情境中對任務的認識、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和對學習過程的調控。它是由學習方法、學習調控和元認知等要素構成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策略性知識作為一種特殊的程序性知識日益引起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的關注。
從知識分類的觀點看,策略性知識也屬于程序性知識的范疇,其實質也是一套如何學習、記憶、思維的規(guī)則和程序,它控制著人的學習、記憶和思維活動。
2.策略性知識的特點
一般來說,策略性知識習得的過程與程序性知識習得的過程相似,都是經(jīng)過陳述性知識階段、策略練習階段和策略自覺運用階段。但是,策略性知識有其自身的特點:
1、策略性知識是對內調控的技能,它所涉及到的概念和規(guī)則反映人類自身認識活動的規(guī)律。而人類認識活動潛藏于人的內部,無法從外部直接觀察到,這類概念和規(guī)則難以通過直觀演示的方法教給學習者。如教學生用“逆推法”做幾何題,教師很難用具體實例向學生示范策略應用的情形。
2、學習策略涉及的概念和規(guī)則一般都帶有很高的概括性,在應用時有很大的靈活性。如“按一定順序寫”與“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規(guī)則就非常概括,這兩條規(guī)則的應用必須隨描寫的對象和寫作目的的變化而變化。要使這樣的規(guī)則支配自身的認知行為,提高自身認知活動的效率,不可能經(jīng)過短時期的訓練與教學就能收到廣泛的遷移效果,而必須經(jīng)過一個長期的、反復練習與應用的過程。
3、策略學習與應用受其整個認識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對于智慧技能來說,它的習得主要取決于低一級智慧技能的掌握情況,而認知策略則與整個認知發(fā)展水平密切相關。例如,如果兒童尚沒有分類概念,就不可能教會他們應用分類記憶的策略。
4、認識策略中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成分——反省認知成分,這就決定了策略性知識的習得不僅包括具體方法、技術的掌握,還要學會監(jiān)控自己的策略執(zhí)行情況,并了解不同策略適用的條件或情境。
3.策略性知識、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
一般來說,針對具體的活動,策略性知識是與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相互作用,共同來解決某一個問題,完成某一活動。如“去電影院看電影”這個活動,其包含:
1、陳述性知識。如看電影的圖式或腳本,即上影院、購票、進場、觀看影片、退場等步驟。
2、程序性知識。如這樣一個“購票”的產(chǎn)生式系統(tǒng):
3、策略性知識。如購票過程中是找熟人代買,還是自己排隊或插隊買票等,都是一種購票的策略。
因此,與陳述性知識相比,策略性知識與技能一樣是一種知識運用的能力。而與技能相比,策略也是在概念和規(guī)則掌握的基礎上,將概念和規(guī)則運用于與原先的學習和練習相似或不同的情景中。但這種概念和規(guī)則的運用是一種對內調控的技能,是個人調控自己的認識活動以提高認知操作水平的能力。
在策略性知識中,認知策略、學習策略與反省認知(又稱元認知)是三個相互聯(lián)系的概念。一般來說,學習策略比認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圍更廣。就認知領域來看,學習策略與認知策略是同一概念,都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用以提高學習效率的任何活動,或有效學習的方法與途徑。